《人间词话》十则的原文是什么?

时间:2025-01-08 03:14:30 经典文案

《人间词话》十则的原文如下:

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