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由来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源于《易经》:
在《易经》中,“六”定为阴数,“九”定为阳数,因此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
祭天帝活动:
先秦时期,九月是农作物丰收的季节,人们会在九月九日这天举行祭天帝的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因为“九九”与“久久”谐音,寓意长久、长寿。
道教神仙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为害百姓。青年恒景学得武艺,决心为民除害。病愈后,他辞别家人,踏上寻仙之路。人们因此将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敬老爱老文化内涵:
重阳节不仅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还蕴含着敬老爱老的文化内涵。2012年,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进一步强调了其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重阳节的由来主要与《易经》中的阴阳数、古代祭天帝活动、道教神仙故事以及敬老爱老的文化传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