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动机、目标、激励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需要:
是个体内部的一种主观感受,当个体感受到某种匮乏、丧失或被剥夺时产生。需要是推动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力源泉。
动机:
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个体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当遇到能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心理就转化为推动个体行动的动机。
目标:
是个体希望通过行动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动机导向的具体化,为行为提供方向和目的。
激励:
是指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通过外部或内部因素激发个体的动机,促使其采取行动,朝向期望的目标前进。
行为:
是动机和目标的外在表现,是个体为了满足需要和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实际行动。
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
需要产生动机;
动机引起行为;
行为产生结果,这个结果受到目标的检验;
根据结果,个体可能会调整需要或产生新的需要,从而形成循环往复的过程。
简而言之,需要是动机的起点,动机是推动行为发生的动力,目标是行为的方向,激励是增强动机的外部或内部因素,而行为则是需要、动机和目标得以实现的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