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第十九章中的一些好句如下:
祥子心里计算
“自己拉,每天好歹一背拉总有五六毛钱的进项。房钱,煤米柴炭,灯油茶水,还先别算添衣服,也就将够两个人用的,还得处分抠搜,不能像虎妞那么满不在乎。”
这一段描写了祥子拉车的收入情况,以及他如何精打细算地维持他和虎妞的生活。通过这些细节,读者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物价水平和贫民的生活困境。
虎妞的迷信
“到娘娘庙,她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
这句话突出了虎妞的愚昧和迷信,她在面对疾病时不是寻求科学的治疗方法,而是寄希望于虚幻的祈祷。
祥子的要强
“为证明他用不着吃药,他想马上穿起衣裳就下地。”
这句话描绘了祥子的要强性格,即使身体虚弱,他也不愿意承认自己需要休息和吃药,而是想要继续工作。
祥子的痛苦状态
“可是刚一坐起来,他的头像有块大石头赘着,脖子一软,眼前冒了金花,他又倒下了。”
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祥子病愈后的虚弱和痛苦,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医疗条件的落后和人们的无助。
祥子的体能和品性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就是在拉包车的里面,这也得算很名贵的。”
这段人物描写从装束、体态、身段到体能和品性,生动地展现了祥子的形象。他不仅力气大,而且动作敏捷、准确,显示出他作为一个车夫的优秀品质。
北京市民生活的背景
“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店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太阳,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忽然直弛,像惊狂了的大精灵,扯天扯地的疾走;忽然慌乱,四面八方的乱卷,像不知怎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忽然横扫,乘其不备的袭击着地上的一切,扭折了树枝,吹掀了屋瓦,撞断了电线;可是,男主人公祥子在那里看着;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这段描写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混乱,同时也凸显了祥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些好句不仅描绘了祥子和虎妞的生活状态,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物的复杂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