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5-01-09 05:12:59 经典文案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杂文,收录在《且介亭杂文》中,原文如下: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对于这所大宅子,我们要拿它来做什么呢?或请艺术家们去画些风景画,或请雕工们雕些花饰,置于客厅,以增添华贵之趣。当然,其中的陈设,也要一律更换,但自然不能随便换为古董,因为这样就像用“假古董”冒充真古董一样的滑稽。既然有缺憾,就总得去添补些东西。把别人家的东西拿过来,加上我们自己的东西,就成了自己的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的东西了。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批判地继承。我们要从外国文化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为我所用。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

总的来说,《拿来主义》是一篇充满智慧和启示的文章,它批判了当时的“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鼓励人们要有勇气去接受新的东西,同时也要批判性地继承外来文化,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这篇文章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