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落叶》是贾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法桐树的描写,折射出作者对生命、成长和变迁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该文的赏析:
细腻的观察与描绘
文章开头,作者通过细致的笔触描绘了法桐树在春天里满树绿叶的景象,枝根的绿深,枝梢的绿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自然美的敏感捕捉,使得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那“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
生命的成长与变化
作者进一步观察法桐树在夏天的茂盛,以及秋天叶子逐渐落下的过程。法桐从春天的娇嫩到秋天的赤裸裸,再到冬天的僵硬,这一过程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变迁。作者提到自己特意拣起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哲理的思考
在对法桐树的描写中,作者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法桐树虽然每年都会长出新的叶子,但每一片叶子都是新的生命,最终都会凋落。这种生命的循环不禁让作者感叹:“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 这反映了作者对生命连续性和更迭的深刻理解。
情感的寄托
文章中,作者通过对法桐树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然和时光的感慨。法桐树的欢乐与悲哀,实际上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投射。作者忌妒枝间的鸟夫妻,或许是因为它们能够自由地歌唱和享受生活,而法桐树则要经历生与死的轮回。
对比与反思
作者将新叶与历年收留的落叶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轮廓是一样的,这引发了对生命连续性的思考。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生命的相似性,也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总的来说,《心如落叶》通过对法桐树的细腻描写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文章哲理深刻,情感真挚,读来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