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江河》是一部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著作,以下是一些经典语录:
1. 这些海上的投机分子,追逐利益,海商与海盗之间,其实并无区别。中国沿岸居民也卷入这一波涛大起的潮流。
2. 大洋航道开通以后,风帆所至,无远弗届。
3. 不论合法的,抑是非法的,对外贸易兴旺,必然刺激商品的生产。
4. 宋代社会,儒生与商贾之间,可能颇有分流:前者以内圣外王自我期许,志在经国济世;尤其理学家们不屑言利。
5. 北方的地方行政制度不如南方安定,是以南方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北方则终元之世,百姓经常有差役的负担。
6. 这一大规模的农民起事,并无宗教宗派在后面组织,可谓纯粹因为生活困穷,铤而走险。出入范围,即以北方尾闾为逋逃地,发展为大群农民的运动战与游击战。燎原大火,终于焚烧明皇朝的政权。
7. 有明一代,官吏不过是佣仆,君主对文官任意奖黜,一有得罪,当朝廷杖。即使是宰执,也难得为君主礼重。后来宦官专权,文官更是受尽皇室家奴的欺凌。明代士大夫,虽在乡里为缙绅,在朝廷则未能有意气发皇的机会。
8. 难怪明代晚期,只见权相,不见大臣,甚至如张居正也是以权相的身份着手改革,死后尸骨未寒,已遭大祸。
9. 人不能无欲,凡事顺其自然,不应有礼法刑德,以约束人间应有的权利。
10.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政治制度,还能运作的最后一段岁月。
11.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盛时,都曾统一中国北方的草原与东方的林木地区。但是,那几次统一,都以强大的武力号召诸部,再以统一的北方挑战南方富庶的中国。
12. 垦首田连阡陌,役使千百人,坐取租谷,号为“业主”,俨然封君。
13. 顾炎武终生不愿与清廷有关系,以遗民自居,从不忘兴复。他结交豪杰,跋涉山川,时时希望有所作为。
14. 这是光明隐匿之后,待时而动之象。此书完成之时,有明诸王均已覆亡,郑成功也已去世,黄氏痛感时不我予,只有把自己未能达到的理想,俟诸来者。
15. 地缘单位是一个切近人生的共同体,因此编修志书,毋宁是在儒家天下国家的理念下,地方人士把本乡本土看作实在生活圈的表现。
16. 民间的正义,不寄望于法律,却依赖皇帝特许的御铡与尚方宝剑,由聪明正直的好官,当场处决,为人间铲除不平。
17. 法国大革命(1789—1799)扰攘十年,群众攻破巴士底监狱,送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上断头台,重演英国革命的一幕。
18. 于是,正在西方迈步发展时,清代的中国却在自满的沉睡之中。因此,拿破仑才会说,不要惊醒这个沉睡中的巨人!
19. 宋人地处中国本部,继承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普世帝国的朝代,终究只是历史上留下的记忆。
20. 从中国北方的草原,一波又一波,蒙古的铁骑征服了中亚诸国,兵锋直指伊斯兰帝国的心脏地区。
21. 穹庐生涯,迥异农耕。
22. 辽、金、元三代出入中国,迭起迭亡,对于东亚、北亚及中亚的国族与人口都有深远的影响。
23. 朱元璋取天下,为刘邦以来所仅见,却与魏晋以至隋唐诸代的更迭大不相同。
24. 其间缘故,当是宋元以下,过去以世家大族累积势力的情形不再见于中国。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