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里的童年却是寂寞的,后花园里堆满了旧东西,黑暗而尘封的后房是她消遣的地方,慈祥犹有童心的老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侣。
呼兰河的生活是刻板单调的,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呼兰河的人们是平平淡淡的。在呼兰河的那畔,人们永远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乏味生活。卖豆腐的日复一日地叫卖着;做漏粉的依旧是这样做着,唱着歌,令人感到荒凉的歌;萧红的童年也是如此,她的生活中只有“祖父”、“院子”和“我”,以致那黑乎乎的储藏室,也都令她生趣。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无奈的发出悲凉的感慨,这感慨里除了伤感,更多的还是孤独。那童年看似无忧无虑,却处处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钳制;那童年看似其乐融融,却早已剑拔弩张令人窒息了;那童年看似温馨感人,却早已变成一老一少孤独无靠的相依为命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萧红的童年的话,我想那就是”孤独“,她孤独的在后园里成长,没有可以玩耍的小伙伴,甚至家门口都没出过,可想而知是何其的孤独不幸。而更不幸的是这孤独,切切实实的陪伴了她一生,让后来人一想到她,就想到”孤独“二字,何其的伤感无奈啊。
寂寞地来到这个世界,寂寞地走过人生不长的路,寂寞于失意和得意,寂寞于爱情和梦想,寂寞地躺在异乡的浅水湾,再也回不到遥远的北方—— 那个她曾经不需要用尽全力就能得到祖父的呵护的,留下短暂童年温情的地方。那个过早地懂得了俗世的艰辛,隐约地看透了小人物坚强又漠然,良善而又麻木的炎凉和庸常的地方。幸与不幸 有一句话——“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