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词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了解诗人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同一作者,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遭遇不同,处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一样。通过诗歌内容中的注释和相关背景资料,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
抓关键词,分析特征
诗人往往通过关键词句,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快速把握诗歌人物的形象特征。例如,在《静女》中,通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可以感知到女青年的形象特点。
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感知形象
诗中的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往往能够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例如,在杜甫的《江汉》中,“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等意象,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的儒士形象。
结合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形象的描写,通过分析其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体悟情感,概括形象。例如,在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中,“抱膝灯前影伴身”等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客居在外、思念亲人的孤独形象。
把握形象的意义
分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一般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诗歌主旨。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才是作品的最中心的地方,也会赋予诗中人物相应的生命及形象。例如,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通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等诗句,表现了诗人孤独苍凉、怀才不遇的情感。
总结人物形象
在鉴赏过程中,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形象(意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然后以此为“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较为全面地鉴赏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背后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