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春之怀古》 摘抄: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批注:张晓风的这段拟人让我怦然心动,我想起了我家的春天,想起小鸟在天空翱翔的画面。作者把鸟儿比作不好的数学家,丈量着天空,这种神奇的想象让我们每个人为之折服,写出了鸟儿的活泼灵动和春天的美好,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余光中《左手的掌纹》 摘抄:
风起时,满城枫落,落无边无际的枫叶,下一季的黄雨。人行秋色之中,脚下踩的,发上戴的,肩上似有意无意飘坠的,莫非明艳的金黄与黄金。秋色之来,充塞乎天地之间。中秋节后,万圣节前,秋色一层浓似一层。
批注: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叶比作黄金,生动形象。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摘抄:
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富云情雨意迷离的情调。
批注:这句话运用叠字,展现了文字的音韵美,表现了雪的冷艳与凄丽。
张晓风《春之怀古》 摘抄:
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
批注:这句话通过拟人和比喻,描绘了牡丹花凋零的壮美,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赞叹。
《乡土中国》 摘抄:
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能不能种地。——《乡土本色》
批注:这句话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人在极端环境下的行为,突显了中国人骨子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生存智慧。
这些段落通过不同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的情感、思想和对生活的感悟,值得细细品味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