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中有寓意的古文?

时间:2025-01-16 02:21:27 经典文案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由战国时期的子思所著,主要阐述了儒家的道德哲学和政治理念。以下是一些《中庸》中的寓意古文: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出自《礼记·中庸》

译文:道并不远离人,如果有人实行大道却远离了人,那就不可以称为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出自《中庸》

译文:上天所赋予人的气质叫做天性,依照天性去做的事情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到众人就是教化。

君子慎其独也。

出自《中庸》

译文:君子在独自相处的时候,能够严格约束自己。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出自《中庸》

译文: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普遍准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出自《礼记·中庸》

译文:君子所秉持的中庸之道,是从普通男女之间的浅近道理开始的,但推究到精深深奥处,就能明察天地上下一切事物了。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出自《中庸》

译文: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隐蔽的地方就越容易显露,越细微的事情就越容易彰显。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独知之时,更要谨慎。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

出自《中庸》

译文:君子应该安于当下所处的位置,而依中道而行,不要羡慕那些本分之外的东西。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出自《中庸》

译文:君子高居上位,不会去凌虐居于下位的人。君子居于下位,也不会去巴结居于上位的人。自己正直就不会去乞求别人,这样,就无所怨恨,对上不怨恨天命,对下不归咎别人。

这些古文不仅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也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值得细细品味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