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这部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其中包含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等篇章,各自讲述了不同的故事,回忆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不同生活片段。同时,这些故事也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并体现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此外,《朝花夕拾》还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充分显示了鲁迅先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极大热情。
《阿长与〈山海经〉》
摘抄:“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点评: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敬佩之情。尽管阿长是一个不识字的普通人,但她却能够完成一些别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找到并带回《山海经》。这种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体现了鲁迅先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极大热情。
《二十四孝图》
摘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点评:这段文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童年时期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童趣和对自然的热爱。鲁迅先生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五猖会》
摘抄:“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点评: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对《山海经》的震惊和感动。这本书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神话故事,还体现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
《无常》
摘抄:“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点评:这句话透露出鲁迅先生对无常的敬佩之情。无常虽然是一个鬼,但他却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这种善心让人敬佩。鲁迅先生通过无常的形象,启示我们要有人情味,要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摘抄:“我现在走的是一条狭窄险阻的小路,左面是一个广漠无际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广漠无际的浮砂,前面是遥遥茫茫荫在薄雾的里面的目的地。”
点评:这段文字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当时乡下人生活的艰辛和不易。鲁迅先生通过这种深刻的描写,表达了对乡下人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这些摘抄和点评展示了《朝花夕拾》中后五篇的不同主题和情感,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