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用一个比喻的比喻体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形象感。以下是一些隐喻的例子:
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这里是花的海洋。
我爱森林—地球的肾脏。
让我们对土地倾注更强烈的感情吧!因为大地母亲的镣铐解除了。
He is a pig.他简直是头猪。(比喻:他是一个像猪一般的人,指肮脏,贪吃的人。)
She is a woman with a stony heart.她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女人。(比喻:这个女人冷酷无情。)
Mark Twain's work is a mirror of America.马克·吐温的作品是 美国的一面镜子。(用作品的反映作用比喻镜子对于美国的现实的成像作用)
All the world's a stage.(Shakespeare) 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是人类思维的花朵。(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她是夜明珠,暗夜里,放射出灿烂的光芒。(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得变成了大熊掌。(杨沫《青春之歌》)
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十月长安街》)
法律是社会基石。(本体:法律 喻体:基石 喻词:是)
案件陷入僵局。(原本指机械装置的卡死状态,现在被用来形容案件无法进展)
激烈的价格战。(将商业竞争比作战争)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蒙克的《呐喊》是隐喻。
贝多芬的《月光曲》和阿炳的《二泉映月》、《牡丹亭》和《红楼梦》都是隐喻。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这轮晓日从我们民族历史的地平线上一跃而出,闪射着万道红光,照临到这个世界上。(用“这轮晓日”来比喻“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孙悟空代表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猪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龙马是人的意志力。
《百年孤独》以心理变更隐喻孤独、落后的社会现实,改变孤独命运的反击隐喻梦想的意义,人类自然本能与欲望下隐喻理性的价值。
《废都》中废都象征了秩序,权力和文化的颓败,废都人、事、物、甚至是废都人的性都成为一种符号,显示废都人在物欲的压力下人格的扭曲,进而升华到对社会层面,民族文化心理层面乃至生命系统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来塑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读者可以立即领会“鬼”、“豺狼”之所指)
这些例子展示了隐喻在文学、日常语言和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广泛应用,它们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提并论,揭示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