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平等的经典句子包括: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释义:所有的生命体,本质上都具备如来的智慧与德行,只是由于妄想和执着,使得它们无法真正认识到这一点。这句话揭示了众生平等与佛性的普遍性。在佛教看来,每个生命都有成佛的潜力,但受限于自身的妄想和执着,无法显露出内在的佛性。因此,修行便是要消除这些障碍,使佛性得以彰显。
汝等当知,一切众生,生死相续,唯以生死,从业受报。
释义:你们应当知道,所有众生的生死是连续的,并且这种生死循环完全是由业力决定的。这句话强调了生死轮回与业力的关系。在佛教中,众生因业力而在生死之间不断轮回,只有消除业障,才能跳出轮回,达到解脱。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释义:如果所有世界的六道众生能够保持心不淫乱,那么他们就不会随着生死而连续不断地轮回。这句话指出,淫乱之心是生死轮回的根源之一。修行者应当保持内心的清净,避免被欲望所驱使,从而超越生死轮回。
一切世间,所不能知,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释义:世间所有事物,凡俗之人无法完全知晓,只有佛与佛之间,才能彻底洞察一切法的真实本质。
如幻三摩地,弹指超无学。
释义:通过修行达到如幻般的定境,只需弹指之间,便能超越一切学问的束缚。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释义: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生灭循环,最终达到涅槃的境界,这是最安乐的状态。
若离于见,彼见离者亦复如是,离即菩提,诚无我性。
释义:如果离开了执着于见解的束缚,那么那些原本执着于见解的人也会如此解脱;离开执着即是无我,这是修行的最终目标。
这些经典句子都强调了众生在本质上的平等,无论是从智慧、德行、生死轮回,还是从修行解脱的角度来看,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