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是一部描绘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车夫祥子悲惨命运的作品。以下是从第1章到第4章的摘抄及赏析:
第一章
主要内容:
开篇介绍了主人公祥子,从他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入手,刻画了一个年轻力壮、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车夫形象。同时交待了祥子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他的思想根源,他的梦想就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人生的成功。
好词积累:
健壮
甘居人后
随机应变
抄近绕远
年轻力壮
身经百战
吵嚷着
口齿灵利
贫嘴恶舌
腿脚灵利
结实硬棒
好句好段:
1. 他们的拉车姿势,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
2.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3.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
4.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找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赏析:
通过对外貌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了祥子年轻力壮、充满希望的形象。
使用比喻手法,如“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形象地描绘了祥子的坚壮和生机。
句子“他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生动地表现了祥子对车的珍视和激动心情。
第二章
主要内容:
祥子开始了他的拉车生涯,经历了种种磨难,包括车被抢、被迫与虎妞结婚等。这一章通过祥子的遭遇,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和不公命运。
好句好段:
1. 他不怕吃苦,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
2. 这些日子,他的血似乎全流到四肢上去;这一刻,仿佛全归到心上来;心中发热,四肢反倒冷起来;热望使他混身发颤!
赏析:
表现了祥子对再次拥有车的渴望和决心。
通过心理描写,展现了祥子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的挣扎。
第三章
主要内容:
祥子在杨先生家拉包月,但因受到侮辱而离开。这一章通过祥子的经历,进一步揭示了他性格中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
好句好段:
1. 刚到杨府第一天,样子就要拉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送杨先生去衙门;送太太们买菜、逛街、走亲访友,为太太们照顾孩子;在杨府吃不饱,睡不好,在忍无时忍的情况下,最后怒辞杨宅。
赏析:
描述了祥子在杨府受到的种种不公待遇,以及他最终因无法忍受而离开的情景。
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祥子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
第四章
主要内容:
祥子在海淀的一小店因病躺了3天,被称为“骆驼祥子”。病愈后,他继续拉车,并住进了刘四爷的车厂,与刘四爷的女儿虎妞产生了情感纠葛。
好句好段:
1. 饿了三天,火气降下去,身上软得像皮糖似的,恐怕就是在这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家听了去。一清醒过来,他已经是“骆驼祥子”了。
2. 太阳偏西了,河上的老柳歪歪着,梢头挂着点金光,河里没有多少水,可是长着不少的绿藻,像一条油腻的长绿的带子,窄宽,深绿,发出些微腥的潮味。
赏析:
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祥子病愈后的虚弱状态。
环境描写则生动地展现了祥子家乡古城的美景,表达了祥子对这座古城的喜爱。
这些摘抄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