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佚名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有志者,事竟成。——范晔《后汉书·耿列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论语·卫灵公》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故君子慎其独也。——孔子《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里仁》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奠大焉。——孔子《论语·述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道德经》
学而篇第一:
学而时习之,孝弟为仁之本,巧言令色,吾日三省吾身,贤贤易色,温、良、恭、俭、让,观其志,观其行。
为政篇第二:
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温故而知新,学与思,八佾篇第三,礼之本,以礼使臣,以忠事君,里仁篇第四,里仁为关,好仁恶不仁,朝闻夕死,士志于道,君子怀德,见贤思齐,父母之年,不可不知,公冶长篇第五,不耻下问,君子之道,雍也篇第六,不迁怒,不贰过,一箪食,一瓢饮,文质彬彬,好之不如乐之,述而篇第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德之不修,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敏以求之,三人行必有我师,奢则不孙,君子坦荡荡,泰伯篇第八,托六尺之孤,士不可以不弘毅,子罕篇第九,子绝四,叩其两端而竭,美玉于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逝者如斯夫,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苗而不秀,后生可畏,匹夫不可夺志,乡党篇第十,孔子于乡党,先进篇第十一,子哭之恸,过犹不及,颜渊篇第十二,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成人之美,子路篇第十三,身正不令而行,富则教之,正身正人,近者说,远者来,欲速则不达,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和,小人同,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泰而不骄,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