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可太中庸的句子?

时间:2025-02-08 00:30:13 经典文案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句话强调在独处时要特别谨慎,因为这是品德高尚的人展现其本性的时候。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句话讲述了“中”与“和”的概念。“中”是未发之情,“和”是发而中节之情。只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才能各安其位,万物才能生长繁育。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这句话指出,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之道,能够根据时势变化做到适度;而小人的言行则违背中庸之道,往往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这句话强调品德高尚的人应和顺而不随波逐流,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强大。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

这句话解释中庸之道为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是天命所定的道理。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这句话强调天道是诚,人道是追求诚。只有诚实地遵循中庸之道,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这句话鼓励人们遵循中庸之道行事,不应该半途而废,真正的君子绝不会轻言放弃。

所谓“中庸”,即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合乎情理者,可为之;然不能为之太过。

这句话解释中庸之道为在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之间找到平衡,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再次强调君子和小人在中庸之道上的区别,君子注重道义,小人则追求私利。

这些句子都强调了做人不可太中庸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处事时要保持适度、谨慎和真诚,避免走向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