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读名著的阅读方法如下:
了解作者背景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你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例如,阅读《红楼梦》时,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时,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
理清故事情节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因此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例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
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每一人物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在阅读中,需要重点剖析人物,分析其性格、行为和心理变化,从而深入体验小说情节和思想内涵。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时,需要分析各个人物之间的角力关系和历史演变,以及描写出三国时代各政治集团的特点和文化风貌。
理解背景
每一部名著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只有在了解这些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小说情节和文化内涵。例如,在阅读《红楼梦》时,需要了解清代封建社会的文化特点、京城上流人士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圈点与批注
运用圈点批注法,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不仅用笔圈点出重点字词,还需要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批注,包括对内容、结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的评价。这种互动式阅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比较阅读法
通过比较,将阅读的对象区分为四种类型与级次:必读书、应读书、可读书、拒读书。必读书是阅读对象中的中坚部分,必须着力读之。应读书是阅读对象中重要部分,必须重视。可读书是阅读对象中一般部分,常常带有欣赏性质。拒读书是内容无益,白白耗费时间,应该拒之门外。
及时涉猎与存储
名著不易得,一有机会,最好及时涉猎,一时没有明白,先将其存储脑中,不妨来日研究。
精读与略读结合
在阅读《朝花夕拾》时,将精读、略读与浏览结合起来。比如先浏览目录、小引和后记,了解本书的创作背景、鲁迅的创作初衷,再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篇目精读,略读其他篇目。
设定阅读目标
在阅读名著之前,可以设定一些阅读目标,例如理解作品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写作手法等,这样可以使阅读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通过以上方法,初中生可以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初中必读的名著,从而提高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