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园林》一文中,打比方是一种常用的说明方法,它通过将苏州园林的某些特点与人们熟悉的事物相比较,来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打比方句子及其赏析: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赏析:
这句话通过将松柏的修剪方式与宝塔相比,以及将道旁树的排列方式与阅兵式相比,形象地描绘了苏州园林中树木的自然之美。这种打比方不仅突出了苏州园林中树木的修剪和栽种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还使得抽象的描述变得具体而生动。
“石幢的重重叠叠,正如将山的假山石装在盆景中”。
赏析: 这句话将石幢的重叠比作将山的假山石装在盆景中,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中石幢的布局方式及其所体现的自然之趣。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进入苏州园林好似进入苏州昆曲的殿堂,进入苏州园林好似进入人间天堂,进入苏州园林好似踏入森林大世界”
。
赏析: 这些句子通过将苏州园林比作昆曲的殿堂、人间天堂和森林大世界,形象地表达了苏州园林的美妙和魅力。这种打比方不仅富有诗意,还突出了苏州园林在游览者心中的独特地位。“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将对称的建筑与图案画、园林与美术画进行比较,深刻地阐述了苏州园林在布局上的独特之处。它指出,苏州园林作为一种美术画,追求的是自然之趣,而不是对称的美感。这种打比方不仅揭示了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还增强了说明的说服力。
综上所述,这些打比方句子通过生动形象的比较和比喻,有效地突出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和设计理念,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苏州园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