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化音后面 通常没有标点符号。儿化音是一种音变现象,用于表示音节末尾的元音或韵母发生卷舌变化,形成一个新的音节。在汉语拼音中,儿化音的标注方法是在原音节后面加上字母“r”,这个“r”并不表示具体的音素,而是用来表示卷舌的动作。
例如:
芽儿 - yár
馅儿 - xiànr
瓜子儿脸 - guazir liǎn
在书写时,儿化后的字音仍是一个音节,由两个汉字来书写,如“水管儿”(guǎnr)和“老头”(tóur)。在发音时,儿化音的“r”不发音,只是一个标记字符。
因此,儿化音后面不需要加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