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作品态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批判封建礼教:
作品通过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反叛和变革精神:
狂人面对传统思想,大胆地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他还向吃人者发出了警告,并渴望将来有不再吃人的更高级的“真人”出现,表现了一种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朦胧理想。
警示后人:
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
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揭示了封建主义吃人的本质。
对自由、平等和人性的追求:
作品不仅在于批判封建旧社会,更在于警示后人,提醒我们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不能放弃对自由、平等和人性的追求。
综上所述,《狂人日记》的作品态度是一种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通过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深刻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对未来社会的期望和对人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