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方程如何配平的

时间:2025-02-26 23:26:12 经典文案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最小公倍数法

步骤

1. 找出方程式两边相同原子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2. 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系数。

例子:配平 $Fe_2(SO_4)_3 + 6NaOH = 2Fe(OH)_3 + 3Na_2SO_4$。

找出氧原子数最多的元素,最小公倍数为12。

将最小公倍数12分别除以左右两边的氧原子数,得到 $Fe_2(SO_4)_3$ 的系数为3,$NaOH$ 的系数为6,$Fe(OH)_3$ 的系数为2,$Na_2SO_4$ 的系数为3。

最终配平后的方程式为 $3Fe_2(SO_4)_3 + 6NaOH = 2Fe(OH)_3 + 3Na_2SO_4$。

奇数配偶数法

步骤

1. 选定某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该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

2. 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例子:配平 $H_2O(g) + Fe = Fe_3O_4 + H_2$。

配平氧原子,4 $H_2O(g)$ 中有4个氧原子,$Fe_3O_4$ 中有4个氧原子,所以氧原子数相等。

配平氢原子,4 $H_2O(g)$ 中有4个氢原子,$Fe_3O_4$ 和 $H_2$ 中共有4个氢原子,所以氢原子数相等。

最终配平后的方程式为 $4H_2O(g) + 3Fe = Fe_3O_4 + 4H_2$。

观察法

步骤

1. 通过观察,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2. 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例子:配平 $2H_2 + Fe_2O_3 = Fe + H_2O$。

从 $Fe_2O_3$ 开始,配平铁原子,2 $Fe_2O_3$ 中有4个铁原子,$Fe$ 中有1个铁原子,所以 $Fe_2O_3$ 的系数为2,$Fe$ 的系数为1。

配平氢原子,2 $H_2$ 中有4个氢原子,$H_2O$ 中有2个氢原子,所以 $H_2$ 的系数为2,$H_2O$ 的系数为1。

最终配平后的方程式为 $2H_2 + Fe_2O_3 = Fe + H_2O$。

唯一元素法

步骤

1. 选定方程式中哪一种元素为唯一元素(即在反应物或在生成物中都只存在于一种物质的元素)。

2. 假设该元素的系数为1,并据此推出其所存在的另一种物质的系数。

3. 为使两边所选定的元素原子个数相等,可能出现分数系数,处理办法是等全部配平了,再去分母,把分数变成整数。

例子:配平 $C_6H_{12}O_6 + 6O_2 = 6CO_2 + 6H_2O$。

找出唯一元素 $C$ 和 $H$,假设 $C_6H_{12}O_6$ 的系数为1。

由此推出 $CO_2$ 的系数为6,$H_2O$ 的系数为6。

最终配平后的方程式为 $C_6H_{12}O_6 + 6O_2 = 6CO_2 + 6H_2O$。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初中学生系统地配平化学方程式,确保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