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初中第一节历史课的方法如下:
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
在第一节历史课上,教师要纠正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知偏差,摆正历史课是“副科”的心态,让学生明白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认知现代的途径,不能单纯理解为“死记硬背”的学科。
激发学生兴趣
捕捉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讲述历史中的奇闻趣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讲述秦始皇的暴政和骊山陵的内部结构等引人入胜的故事,结合多媒体图片放映,吸引学生一探究竟。
简洁生动、语言幽默
使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和幽默的风格来开启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之门。这样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历史知识。
课前预习
鼓励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写出详细的提纲,包括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名称、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以及自己不懂的地方和要提的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课堂参与
上课时,学生要认真听课、思考、做笔记,并根据预习情况,注意理解哪些地方与老师的讲解不一样。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加课堂互动。
课后复习
课后要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再读一遍课文和预习提纲,根据课堂教师的讲解修改提纲。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利用多媒体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系列幻灯片,边播放边解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概念。这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讨论与互动
通过讨论、提问、对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加深对历史学科的认识。例如,可以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如何学好历史等问题。
展示个人风格
教师在第一节课上可以展示自己的诙谐幽默,但要注意不要太过威严,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尊重。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的历史常识和历史观,有助于教师设定教学目标和把握教学内容。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上好初中第一节历史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和方法,为后续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